——2024年第41届武汉种子交易会成果综述
搜狐号消息 记者 项俊平 武汉报道
在农业的舞台上,种子总是主角。
4月8日,2024年第41届武汉种子交易会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20000多个来自省内外的各类优良种子登台亮相,一展风采。短短三天时间,线上“参展”人数突破20万。预计整个会期签订年合同额达20亿元左右。
展馆+论坛。
N+办会模式。
线上直播。
院士站台。
学会协力。
种业上市。
种子芯片。
交易会落幕多日,但围绕本届交易会产生的热门话题仍然不绝于耳。带着关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思考,带着中国种子企业对农民的祝福,一粒粒种子离开会展中心,走向犁耙水响的春播大地,赶赴另一场蕴涵勃勃生机和金色希望的“交易会”。
主办方第二次握手助力种子出圈
农业兴旺,种子先行。
4月8日,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湖北、北京、天津、重庆、广东、河北、福建、河南、安徽、湖南、四川、江西、山东等省、市的种子企业,携带20000多个种子参加了2024武汉种子交易会。
据介绍,本次交易会展示面积近万平米。采用N+办会模式:展馆+论坛+大会全流程线上直播,参展企业500多家。
湖北省农科院副院长余锦平代表两家主办单位与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蒋协新及湖北、北京、广东、福建等省、市种子商(协)会会长,湖北康农种业等企业负责人共同启动了2024武汉种子交易会。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有关部门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同志,省农科院科技处、成转处、粮作所、经作所、植土所、畜牧所、果茶所、农经所、农科孵化公司负责同志及有关专家,省种子协会、省种子农业龙头企业代表等共计180余人参加巡馆和论坛活动。
这是继第40届武汉种子交易会之后,湖北省种子协会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第二次联手主办大型行业性的专业盛会。
“为此,主办方从策划到组织、从形式到内容、从效果到效率、从主题到创新、从省内到省外传出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湖北省种子协会会长昌华敏说,“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更多的种子参展,让更多的企业出圈,实实在在地助力种业振兴和乡村振兴。”
“湖北军团”集体亮相拓展市场
近几年来,在种业产业链强链工程的支持下,湖北种子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中国种业的一支生力军。
如,湖北康农种业成功登录北交所上市,打响了湖北种业企业冲刺上市的发令枪;省种子集团公司获批“农业农村部水稻玉米等作物新品种创制重点实验室”,拉开了企业研发平台晋级国家队的第一幕;武汉亚非公司的青花菜、楚为公司的番茄品种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荣居行业细分领域第一位。国英种业稻种出口总量连续多年湖北省内排名前三,庆发禾盛2023年杂交油菜HC-021C单个品种出口全国第一。
为了利用交易会的平台展示东道主的实力,湖北省种子协会组织了30家会员单位参加展销,如省农业科学院、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合缘绿色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垄上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隆华种业有限公司、武汉亚非种业有限公司、武汉楚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九头鸟种业有限公司等等。
武汉农学会也组织了50多家会员单位参加展销。
作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亚非种业携众多十字花科蔬菜品种亮相交易会。“为突出本土特色,今年,我们派出了三个形象大使,身着用皱叶菜、西兰花、西兰苔设计的蔬菜服装,驻会流动宣传公司品种,成为交易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不光促进了种子的销售,还展示了企业文化和亚非种业的品牌魅力!”总经理贺亚菲欣喜地说。
中国工程院邹学校院士、中国工程院张献龙院士、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李宗友、省农科院游艾青院长莅临亚非种业展台,为亚非种业点赞。
更耐人寻味的是,亚非种业将品种由可视,变为可食。
亚非种业在展台前设置了西兰苔、皱叶菜品尝区,为客户量身定制“专属可乐”。很多客户在品尝完西兰苔、皱叶菜后对这两款蔬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了特色蔬菜西兰苔、皱叶菜,本次盛会,亚非种业还展出了高品质喧甘蓝——亚非丽丽,商品性佳、花球雪白、松大的晚熟品种松花100,牛心甘蓝23029、大葱等十几个优质品种,整个展台琳琅满目,吸引了不少客户前来咨询。其中亚非丽丽,松花100成为热门咨询品种。
刚刚被认定为武汉市五星级高新技术企业的楚为生物,这次携自主研发的番茄、甘蓝、甜玉米、西瓜、辣椒五大作物品种亮相武汉种交会,引发了客商们的热切追捧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除了在交易会上盛装亮相外,楚为生物还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附近的一家高级酒店设立了“分会场”,集中展示公司的番茄、甜玉米等系列品种,精准对接客户,提供一对一的销售服务。董事长郑伟称:“创新,无处不在。企业只有创新,才有出路,才能赢得客户、赢得未来。”
种子推陈出“芯”令人脑洞大开
一个人抱不动的冬瓜。从底部开始结荚一直结到顶部、高2米2左右大芝麻。。。。。。交易会上,许多平时难得一见的种子,令人脑洞大开,啧啧称奇。
据了解,在20000多个优质品种中,新品种占到3成以上。
置身第41届武汉种子交易会,宛如来到了种子的世界——
小麦品种:垦麦58“穗穗”生辉。
辣椒种子:鄂干椒101辣味“绽放”。
玉米新品种:黄淮海地区销售额过亿单品康农玉8009、康农豫单883,以及汉单777惠民380光彩夺目。
魔芋新品种:致优2号魔力非凡。
中药材种苗:云木香1号香气扑鼻。
水稻品种:E两优603、两优287、金科丝苗1号、华夏香丝、虾稻一号、华香优228、全谷黑、隆稻3号、隆晶丝苗、亚两优美香新占、韦两优534争芳斗艳。
棉花品种:GS华棉2270院士出品,引人关注。
蔬菜品种:亚非西兰苔、亚非皱叶菜、楚为番茄等500多个作物新品种参展。
湖北康农种业带来的玉米种子“康农玉8009”,利用基因编辑等技术,提高了玉米对高温的耐受性,半天预订量上亿元。
“以前,参加交易会的品种99%是大田作物种子、中药材种子,接下来,我们有可能增加林木的根块茎以及林木的种子材料,甚至往后可能延伸到水产、家禽。”湖北省种子协会秘书长李道龙告诉记者。
据悉,本届武汉种子交易会将持续到4月11日,预计整个会期签订年合同额达20亿元左右。
此外,会展还拉动了武汉消费,促进了武汉经济发展,据推测,武汉种子交易会对武汉的间接消费贡献在3000万以上。
协会、学会搭台,院士、领导登台:共唱种业振兴大戏
交易,如火如荼。
交流,滔滔不绝。
4月9日上午,第41届武汉种子交易会的重头戏之一——”强国之路,康农之行“种子振兴院士专家论坛同时举行。
论坛以“发展现代种业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湖北省种子协会主办,武汉农学会、中国农学会会员服务中心(武汉)、邓子新院士科普工作室联办。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李宗友在致辞中指出:近三年来,湖北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推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等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湖北省委种业振兴行动部署,聚焦种业基础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种业振兴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种质资源保护上、企业扶优上,基地建设上,累计投入资金2.5亿余元,持续实施种业产业链强链工程,推动种业产业链与其他产业链融合互进。下一步,湖北将紧紧围绕国家所需、湖北所能、农民所盼,紧盯种业振兴目标任务,深入实施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五大行动”,切实把种业振兴行动抓实抓好,以一域之力尽全局之责,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蒋协新寄语:种业企业家作为种业劳动者是种业振兴进程中新质生产力代表,是种业振兴的核心力量。置身于种业振兴的时代大潮,我国种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期,作为种业企业家要培育“主人翁”意识、“当家人”作用和“牵头人”担当,扛起种业振兴的时代重任,抢抓机遇,保持冲劲、鼓足干劲,争做种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和引领者,瞄准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找准发展定位、优化发展布局,做到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为民族种业振兴主动作为、奋力拼搏。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就中国辣椒产业发展与趋势作了专题报告。他指出,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改变,高端有特色的优质薄皮爽脆型辣椒需求越来越大,加工型辣椒品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今后辣椒产业要朝品种优质化、产品差异化、生产标准化、采收机械化方向发展,选育适合市场适销、品种抗病、种植粗放、高质高效的优良品种,着力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品种质量,确保农民种植安全和产业增效。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献龙做了题为“作物耐高温育种”的报告。他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高温天气频发,高温胁迫导致作物严重减产,选育耐高温农作物迫在眉睫。张院士从植物如何感知温度开始,讲述了作物抗高温育种策略,以及棉花耐高温育种进展。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游艾青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科研与工作经历,就湖北水稻育种现状与发展趋势做了详细分析。他指出,水稻产业正在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市场对优质稻米的需求日趋旺盛,绿色、优质、高效成为产业发展目标。湖北及长江中游地区水稻品种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优质长粒的地域特征,具体表现为长粒、较大千粒重、中等直链淀粉含量、低垩白,比如润香玉、虾稻1号和华夏香丝等优质稻品种。
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正高职高级农艺师、总经理彭绪冰分享了康农种业上市经验。
4位主讲嘉宾分享了国内、国际不同作物种子研发的最新动态和趋势,探讨了新质生产力与种业发展深层融合的路径,见解独到、内容丰富、案例详实、思想深刻、语言生动,不时激起阵阵掌声。
康农种业:实现湖北种业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隅居武陵深山,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拓展中国玉米市场的“版图”,康农种业凭借一颗金色的玉米,于2024年1月18日登陆北交所,凭借一颗金色的玉米,实现了湖北种业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为回报业界和社会对企业的支持和帮助,康农种业冠名赞助了第41届武汉种子交易会“种子振兴院士专家论坛”。
康农种业成立于2007年9月,注册于宜昌长阳,是国家级农作物新品种“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主要研发和生产玉米、魔芋和中药材种子,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中国种业领军企业。
据介绍,康农种业长期深耕中国山区玉米种子领域,坚持自主研发和开放合作齐头并进的育种战略,陆续在抗病以及耐高温结实、抗旱抗倒伏玉米育种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以新资源、新技术选育培育出100多个玉米新品种,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日前,康农种业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45.85%,归母净利润5321.70万元,同比增长28.73%。
亮眼的,还有一串科技成果——
报告期内,康农种业完成玉米新品种审定14个,其中国家普通玉米审定品种5个,国家青贮玉米审定品种1个,国家转基因玉米审定品种1个,湖北省审定品种7个;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14项,授权9项;申报科技成果登记12项。
业内人士称,康农种业上市将提振湖北种业的士气,有望借助资本的力量推进种业资源整合,实现种业大省向种业强省的突围。
展会先锋:
商会协会: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名录,助力你业绩高飞。
名家讲堂:具有最全老师阵容,帮您事业家庭腾飞。
全国展会,全国商会,全国协会,全国企业名录,全国就业会刊持续更新中,每天每周每月都会更新,感谢持续关注,
展会先锋;24小时客服VQ:371240006(展会名录全拼) 土豆号; yiye1314qq
持续更新中。可以充值会员下载您需要的任何资源,有问题客服24小时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