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惠州苏东坡祠看
东坡先生“松石间意”琴吧
翻阅《中国通史(彩图版)》的“宋代”一章时,有一张古琴映入眼帘,上面介绍此琴为绍圣二年(1095)东坡寓居惠州时所制。琴通身黑漆有小蛇腹断纹。琴底板颈部偏左阴刻行书“绍圣二年东坡居士”。这就是在琴界负有盛名“松石间意”琴,又称“东坡居士琴”于弥足珍贵故被选入一字值千金的《中国通史》中。
“松石间意”琴,据中国史学会编的《中国通史(彩图版)》第三卷“北宋”一章介绍:此琴为宋绍圣二年苏轼59岁被贬谪时所制,通身黑漆,有小蛇腹断纹。琴底板颈部偏左阴刻行书“绍圣二年东坡居士”。其中“绍圣”二字涂朱色,底板其余部分阴刻有明唐寅、文徵明、祝允明、文彭、王宠等名字铭款。
《中国通史》记载的东坡居士琴
为充分展示古琴与惠州历史,按史料记载,惠州苏东坡祠特请民间斫制了这藏”松石间意”琴,琴为仲尼式,通长125厘米,面宽21厘米。制作时面板选用四川古建筑房梁百年老杉木,底板选用百年梓木,老杉木之柔软可配梓木之刚,以材之阴阳合得音之,刚柔相济,依阴阳之理。其它配件,如冠角,龙龈,焦尾,呈露,岳山枕池板使用上等红木,雁足,琴枕子用金丝玉,琴弦使用有年份起包浆的老钢弦,髹漆用天然大漆和鹿角霜,矿物颜料,八宝粉及朱砂。绒扣使用棉丝线。用传统工艺,纯手工开料打磨制作而成。
古琴局部图
惠州苏东坡祠所展示的这藏古琴,根据史料记载,恢复了宋元明清12名家的题字。由古琴非遗传承人。中国著名斫琴艺术家、演奏家,老琴鉴定、修复师姜悦宝先生及古琴中级教师、惠州斫琴师高美宝女士协同斫制,惠州木雕工艺非遗项目负责人骆志平刻字,经过斫琴师们一年多的精心斫制打磨,最大程度还原了东坡先生当年在惠州所携带的“松石间意”琴。
你想目睹该琴样式吗?还有那些名人抚琴品茗,镌刻在“松石间意”琴上的诗词便是文人风雅集会的见证,同时也为这张琴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如果你想了解琴上文人题字,来惠州苏东坡祠吧!
制琴过程
图片来源网络 · 斫琴师简介
姜喜悦,别名”古琴老者”,姜氏古琴第四代传承人, 古琴非遗传承人。中国著名斫琴艺术家、演奏家,老琴鉴定、修复师。曾为中国古琴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姜喜悦一生致力于古琴古法斫制的研究及开发,其中宝瓶式(像征平安)、净瓶式(像征吉祥)、喜悦式(像征快乐)、浴龙式(像征龙的传人)、女娲式(像征感恩)、婵娟(像征东方之美)、太空星河系(像征宇宙万象),天羯式(像征心宿)、东坡式等获得国家专利。姜喜悦一生以斫琴、弹琴、修炼三合为一体,达琴人合一修心养性。古琴做工、形体、音质、音色邻近九德均达
到上乘,中国古琴协会会长李祥霆与秘书长杨青曾亲自为姜喜悦斫制的古琴进行鉴定,杨青秘书长评价为:“收藏级文人琴”。其自创的“喜悦式”、“婵娟式”两张古琴参加“建国70周年,向祖国献礼”北京古琴文化展。受到多位专家及社会各界人士好评,为中国古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传承和发扬发挥了应有之力。曾在央视CCTV《传承》栏目专访姜喜悦老人,制作纪录片《与古琴对话的老者》,在多国播放。
骆志平,《惠州木雕工艺》非遗项目负责人,工作中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惠州的雕刻文化艺术发展。作品多次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展览、比赛中多次荣获“金奖”“银奖”、“铜奖”,作品鸵鸟蛋雕巜东坡笠屐图》惠州苏东坡纪念馆收藏,曾举办迎国庆文化惠民系列活动之传承匠心——骆志平木雕作品展.受到南方都市报、惠州电视台、惠州日报、东江时报、西子湖畔论坛等权威媒体的专题报道。木雕作品曾获“2015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获”铜奖”;2016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获”银奖”2016年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铜奖,特别是木雕作品(松荫授学图)在"弘扬工匠精神—-广东省木雕艺术作品展"精品奖评审活动中荣获金奖。
高美宝,别名“太古”,从事教育事业18年,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亲子沟通师,古琴中级教师、斫琴师,古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惠州市姜氏古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启人,法人代表。高美宝女士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师承古琴世家、非物质文遗产传承人姜喜悦老师的古琴技艺,致力于古琴文化传播,古琴技艺传承,为传播中华文明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留余力做出贡献。
展会先锋:
商会协会: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名录,助力你业绩高飞。
名家讲堂:具有最全老师阵容,帮您事业家庭腾飞。
全国展会,全国商会,全国协会,全国企业名录,全国就业会刊持续更新中,每天每周每月都会更新,感谢持续关注,
展会先锋;24小时客服VQ:371240006(展会名录全拼) 土豆号; yiye1314qq
持续更新中。可以充值会员下载您需要的任何资源,有问题客服24小时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