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育体系一直承袭以一对多、重老师、重讲授的单项传授模式,从孔圣时代的弟子三千、以师者为大,到此后的私塾制、班级授课制,课堂的设计和授课形式都呈现出以老师为中心。但随着技术的更迭,教育信息化的超速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被摒弃,无论是教育对象、授课模式还是学习方式、教学环境等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不断被提起。
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副主编、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宋述强
智慧校园作为承接教育变革的重要载体,如何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去实施构建成为当下需要通盘考虑。在广州市教育装备技术协会、雅森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主办单位)联合主办的智慧教育领袖峰会广州站上,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副主编、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宋述强分享了面向未来教育的智慧校园建设的看法。
信息技术发展带来教育变革
信息技术的迭代发展不断推动着教育的变革创新,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大数据、物联网、VR、人工智能、云平台等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随之而来的是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学习理论、教学模式、教师能力、教育理念等一系列多维度的变化。
宋述强认为,信息时代背景下首先被改变的就是教育对象。千禧一代从小便被贴上“数字化”的标签,使用的信息化工具日益决定他们的学习思维及习惯,在信息资源无处不在的环境中,从何种渠道获取知识比了解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伴随而变的还有教学资源,从教材到视频、BOOK到MOOC,再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学习不再是封闭的孤岛,获取资源变得便捷简单。同时教学环境从固定的物理线下教室,变成线上线下融合O2O式的教学,在此基础上,课堂学习过程被重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兴起,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学习,在课堂上师生交互解决学生核心问题,同学间的互动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此外,对于教师信息技术综合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教学效果评估不再只依靠考试成绩,还可通过教学过程中关键环节实时数据反馈,看到教师的教学水平,来进行实质性的教学效果研究。
在教育理念上,传统的基于班级授课制,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的知识单向传递模式正在逐步地让位于基于广泛的学习资源,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简单来说,如果’微课’是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学资源,’慕课’是在线教学平台,’数字/智慧校园’是虚实融合的教育环境,’翻转课堂’或’混合式教学’是创新的教学方法论,教育大数据是评价的依据,最终将达到从’’到’Maker/创客’的培养目标导向转变。” 宋述强在会上解释道。
教育信息化从1.0到2.0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过程,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无论是数字校园还是智慧校园,其构建都需跟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定位。
教育信息化从开始实践到2.0的提出,其发展脉络可总结为起步、应用到融合、创新。起步阶段是环境搭建,建数字校园,搭网络设备;应用阶段做资源、课件、微课和慕课;融合阶段开始探索应用模式,包括三通两平台、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2.0的创新阶段开始打造教育生态,构建智慧校园,探索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如果教育信息化1.0更多是关注物,2.0时代则更关注人;1.0关注量变,2.0关注质变。从环境、资源向模式、生态转变。宋述强认为,当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2.0的基础底层架构也将从“互联网+教育”走向“人工智能+教育”。
此外,教育信息化2.0还提出建设的基本目标“三全两高一大”,“三全”中明确指出未来四五年内实现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作为承接教育信息化中教学应用、学习应用的载体,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如何去实施构建尤为重要。
中小学数字校园基础环境建设现状
据宋述强在智慧教育领袖峰会广州站提供的数据显示,通过1.0阶段的信息化建设,全国中小学(除农村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93.2%,拥有多媒体教室的学校比例88.1%,64.9%的学校多媒体全覆盖。学生空间开通达到43.3%,教师空间开通已达到58.4%。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效果显著。
围绕数字校园建设,共有三种模式,一是学校独立建设数字校园,购买硬件基础设施和应用软件,开发应用系统并建立数据中心。其优点是具备学校特色,专有程度高,但开发周期长,投入高。二是区域部署统一建设数字校园,数字校园的公共应用模块可公用,有效避免重复性建设,降低学校的维护和管理难度,但个性化难以满足,网络环境安全性要求高。三是合作部署式,联合部分学校共同建设数字校园共享。
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
数字校园建设阶段缘于网络应用技术,智慧校园建设则依靠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但在宋述强看来,智慧校园的提出到构建,核心思想不是追求技术本身,而是将技术与教育深度的融合来推动应用的深化。
此前在数字校园的架构上提倡“云、网、端的结合”,而智慧校园是分层。基础设施层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数据库服务器;支撑平台层包括统一接口、支撑平台、数据服务、数据处理、数据交换;应用平台层归结成四类,智慧教学环境、智慧教学资源、智慧校园管理、智慧校园服务;最后是对接用户的应用终端。
在应用平台层中,智慧教学环境类型还会有不同的指标来约束。基础型适用于各级各类院校的常规教学活动;拓展型适用于常规教学、案例教学及远程教学活动;高级型适用于常规教学、案例教学及远程教学活动及课堂教学管理决策分析。其类型对应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智能管理、互动反馈、跨域拓展、环境条件检测与调节、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分析决策等功能。
这些要素决定了智慧校园技术规范与保障体系,而如何部署智慧校园的总体架构、构建智慧教学资源、智慧教学环境、智慧教学管理系统以及信息安全体系,也都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国家标准文件中做了明确规范。
事实上 ,目前教育物理空间设计已到达瓶颈,如何实现空间功能的多元化,支持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同时打通教育装备与信息化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成为教育行业者需要一起思考的命题。此外宋述强表示,如何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入智慧校园构建并应用,在未来教育下同样需要去不断探索。
摘自:智慧教育领袖峰会广州站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副主编、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宋述强现场演讲摘要
改变教育未来的技术,要在顶层规划的实力平台上展现,在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上,也将重点向国内外教育界展示高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沿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教育领域的国之重器,和教育信息化优秀区域、学校、课堂教学的应用案例,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的经验案例,助力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教育信息化2.0的转段升级,写好服务教育创新的“奋进之笔”。
展会先锋:
商会协会: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名录,助力你业绩高飞。
名家讲堂:具有最全老师阵容,帮您事业家庭腾飞。
全国展会,全国商会,全国协会,全国企业名录,全国就业会刊持续更新中,每天每周每月都会更新,感谢持续关注,
展会先锋;24小时客服VQ:371240006(展会名录全拼) 土豆号; yiye1314qq
持续更新中。可以充值会员下载您需要的任何资源,有问题客服24小时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