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钱、没人、没地方”的“三无企业”,成长为一家全球销量超100亿只的“隐形冠军”,南通这家企业,花了32年时间站到了储能赛道的前列。
要了解这家企业,就要从刚刚成立的一个创新联合体说起。
7月30日,中央企业新型储能创新联合体正式成立。该创新联合体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共同牵头组建,涵盖了33家中央企业、104家地方国企、民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社团组织。
在这份联合体名单中,宁德时代、华为、比亚迪等业界巨头赫然在列。此外,江苏以7家入围民企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今天我们就把目光聚焦到其中一家南通企业——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四达”),一起来了解一下海四达是如何从“三无”企业成长为搅动行业竞争格局的参与者的。
一次偶然接待
促成合作
1991年的年末,沈涛代表启东市政府接待南开大学化学教授一行7人。这原本只是公务交流的一环,却不料,成为了沈涛创业旅程的起点。
教授们的到访,初衷在于参观化工园区,寻求技术交流与合作。交谈中,沈涛了解到,他们刚从上海参加完国家科技部主导的镍氢电池评审会,顺道访问启东。
镍氢电池是利用稀土合金取代镉为负极的新型镍电池,曾被世界科技界一致认为是替代铅酸、镍镉电池的理想产品,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无污染,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他们透露,国家科委已经将镍氢电池列入国家863计划,采用产学研结合的办法推动镍氢电池成果产业化,并寻找一个合适的产业化试验基地承接。
在大学时期就学习新材料,并曾经在闪光灯上使用过镍镉电池的沈涛,顿时眼前一亮。他认为镍氢电池不仅符合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需求,更贴近国人的消费习惯。
尤为重要的是,我国作为稀土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为镍氢电池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原材料优势。
于是一场由南开大学牵头、启东全力支持的绿色能源革命悄然拉开序幕。
历经过2个月的谈判,确定由十八所以“交钥匙工程”的形式,帮助启东建一条高能镍镉电池生产线,主要设备能兼顾镍氢电池的生产。
项目虽然来了,但彼时的启东没钱、没人、没地方,甚至连承接的企业也没有,这可愁坏了沈涛。
但沈涛及其团队没有退缩,终于在1992年创立了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我要把学习到的知识,更好地发挥出来回报国家和社会。”就这样,沈涛一头扎进了这个新兴行业。
1994年2月开始试车,投产初期,海四达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当时生产的电池类型在民用市场需求量很小,又不适合工业配套。
1994年8月初,得知上海新特浩电动工具厂急需SC型电池替代三洋进口。当时,沈涛连SC电池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当场就答应对方只要三洋电池六折价钱,保证两个月后交货。
就这样,沈涛带着工人们奋战50个昼夜,终于拿出了基本合格的产品。
这次成功是海四达在初期成活的关键,从此在中国镍镉、镍氢电池和电动工具行业内一战成名。
同期,销售部门也慢慢打开了香港转口贸易市场,在应急灯和小家电市场遍地开花,海四达经营进入了稳定期。
坚持质量第一
全球锂电池累计销量超过100亿只
虽然SC电池让海四达一战成名,但比亚迪和环宇电池等新兴厂商以低成本泡沫镍涂覆工艺崛起,价格战压缩市场。
为了寻求便宜的替代材料,2000年元宵节沈涛忍受着两根肋骨骨折的疼痛与同事奔赴俄罗斯,却不慎在涅瓦河冰洞遇险,感冒发烧至40度,孤立无援于异国。
幸运的是联系到了俄罗斯最大镍粉生产商,随后以每吨10200美元锁定价格订了800吨羰基镍粉。
随后镍价飙升,国内峰值达45万元/吨。此合同帮助海四达赚取超5000万市场差价,不仅降低了产品成本,稳固了市场份额,还惠及了客户。更关键的是,团队借此契机完成了圆柱电池正极泡沫镍工艺升级,增强了成本竞争力。
“科技为先导打造核心竞争力”,是沈涛一直以来的坚定选择。不同于碱锰等一次电池,二次电池要反复充放电、安全使用数百上千次后还要保持特定的性能。
为了提升产品质量,1995年10月,沈涛一行人远赴以色列塔列兰公司谈判引进电沉积设备。该设备的引进,极大地提升了负极强度,使海四达的圆柱镍镉电池品质成为国内最优。
2000年9月,沈涛到德国VARTA公司购买烧结电池技术和设备,以非常低的价格把他们的技术、设备连锅端了回来,直至今日它还是国内之最。
随着产业升级,海四达先后涉足新能源储能、电动工具、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应急照明。据海四达官微发布,公司全球锂电池累计销量超过100亿只,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40多项。
值得一提的是,海四达是全国首批通过钠离子电池产品测评的单位,并荣获“2023年钠离子电池十大创新企业”称号。其钠离子电池系列产品集中了长寿命、宽温幅、高倍率、高安全、低成本及可共线生产等六大综合优势。
在2024年8月的世界电池及储能产业博览会暨第九届亚太电池展/亚太储能展上,海四达展出的多种规格的圆柱与方形钠离子电池产品,已得到中国移动、沃达丰等多个头部客户的广泛验证与应用,以及与日本小松合作推出的首款钠电叉车。
南通储能产业
23年产值超350亿元
江苏“学霸之城”南通,强的不止教育,还有储能产业!
步入2023年,南通储能产业产值已突破350亿元大关,成为当地经济版图中一股不可小觑的新兴力量。
观摩南通的整个储能产业全景图,我们发现,目前南通市储能产业已经形成了涵盖储能材料、装备及零部件、储能系统等多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在储能材料领域,南通市依托其丰富的化工产业基础,积极发展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材料,海四达就是其中的代表企业之一。
在储能装备及零部件领域,南通市涌现出了一批专注于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变流器(PCS)等关键设备研发和生产的企业。
在储能系统领域,南通市更是形成了多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集群。以华美兴泰新能源、国轩新能源、沃太能源等企业为代表,在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电网侧储能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当前,新型储能技术正日益凸显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与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南通作为新能源产业六大千亿级集群的核心阵地,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
根据省规划,到2027年全省布局近60个项目,形成500万千瓦储能容量。南通市共计争取12个项目,规划容量达到135万千瓦,容量占比达到27%。据测算,仅2024年、2025年,南通市新型储能项目建设将拉动投资超50亿元。单体20万千瓦的储能电站更将带来超亿元的年电价收入,经济效益显著。
此外,南通市政府于8月初发布的《南通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更是将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列为碳达峰六大关键行动之一,明确提出要全面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在电源、电网、用户三侧的创新应用与发展,为南通乃至全省的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南通市的储能产业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双碳”政策和储能新场景的发展需求双重推动下,储能产业必将实现更加快速和可持续的发展。
展会先锋:
商会协会: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名录,助力你业绩高飞。
名家讲堂:具有最全老师阵容,帮您事业家庭腾飞。
全国展会,全国商会,全国协会,全国企业名录,全国就业会刊持续更新中,每天每周每月都会更新,感谢持续关注,
展会先锋;24小时客服VQ:371240006(展会名录全拼) 土豆号; yiye1314qq
持续更新中。可以充值会员下载您需要的任何资源,有问题客服24小时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