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国际创科展上完成“首秀” 重庆收获了什么?

2024-10-29 0 489

4月16日,为期4天的第二届香港国际创科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闭幕。本届创科展以“智慧创新 联通世界”为主题,吸引了13个国家及地区的展商参展。来自中国内地的参展团数目比去年增加近一倍至20个,分别来自16个省份和城市。其中,6家企业组成的重庆展团完成“首秀”,以“硬核”成果和拳头产品,吸引了众多国际目光,有的已达成合作意向。

在香港国际创科展上完成“首秀” 重庆收获了什么?

▲第二届香港国际创科展现场。首席记者 张亦筑 摄

参加展会

全球买家“扎堆”,有企业已被要求寄样品

本届创科展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和香港贸易发展局合办,同期还举办了香港贸发局第20届香港春季电子产品展(春电展)。据统计,作为香港的创科盛事,两大展览共吸引约8.8万名来自139个国家及地区的买家积极参与。

“规模非常大,非常国际化,香港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对外展示平台和窗口,我感觉展会上超过一半都是外国观众。”重庆三峡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苏明成说,此次企业重点展出了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轨道交通直流电缆、高压交联电缆、光伏电缆、充电桩电缆等拳头产品,此前,不少展品也跟随一些重点海外工程间接“出海”。如今,企业也更加主动拓展海外市场,借助此次展会的平台,结识了很多国外的潜在客户,以及上下游企业。

苏明成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与多家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包含智能电网、绿色建筑、智能制造和智慧交通等领域,并表达了初步合作意向。“此次参展收获很大,提升了企业的行业知名度和国际品牌形象,为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市场增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全球买家“扎堆”,让重庆迪马机器人有限公司也收获颇丰。展会上,迪马机器人带来的无水清洁机器人吸睛无数,不仅成为了重庆展团的“团宠”,还吸引了德国、挪威、西班牙、摩洛哥、印度、巴西、智利、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前来交流参观,探讨其在智慧城市、数字商业、智慧生活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我们已经与一些客户就可能的合作方向展开了初步讨论,后续还将进行更深入的洽谈,希望‘中国造’产品能服务更多海外用户。”迪马机器人参展人员陈子瀛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通过此次参展,收集了大量有用的信息,包括行业动态、潜在客户的需求和偏好等,这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跟踪对接和精准开发客户。

“有家香港企业代表对可燃气体传感器非常感兴趣,说他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看到我们的产品眼前一亮,已经让我们寄样品去试用!”谈起展会收获时,重庆耐德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万胜的喜悦溢于言表。他介绍,此次带来参展的产品包括可燃气体传感器、管网监测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等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物联网产品,应用前景广阔,“还是准备得不够充分,有些资料没带全,但跟客户聊起来,他们都很感兴趣。”

在香港国际创科展上完成“首秀” 重庆收获了什么?

▲重庆企业代表与外国客商进行交流洽谈。首席记者 张亦筑 摄

参观访问

注重打造完善的创科生态圈,值得学习借鉴

参展期间,重庆展团的企业代表还前往香港贸发局、香港数码港、智慧政府创新实验室、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园进行参观访问。

“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重要驱动力,为企业业务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亦为整体经济带来无限机遇。数字经济的兴起,更是推动可持续性发展及绿色技术创新的一大助力,从而实现智慧城市的构想,打造绿色环境,提升大众生活质量。”香港数码港主席陈细明表示。

据介绍,数码港作为香港数码科技旗舰及创业培育基地,汇聚了超过2,000家初创企业和科技公司,致力于成为数码科技枢纽,通过培育科技人才、鼓励年轻人创业、扶植初创企业,打造蓬勃的创科生态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发展创新科技的路上,注重上中下游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打造完善的创科生态圈,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在参观数码港之后,不少企业代表都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我们内地的企业,还是应该多走出去看看!”王万胜在参观完香港理工大学后感慨道,香港高校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拥有很多先进技术,再加上香港的高度开放和国际化,让广泛的国际科技合作有了更多可能。

为此,在参观访问期间,王万胜还向香港理工大学技术转移相关负责人提出了先进环境仪器、智慧水务大模型等方面的技术需求,希望能与相关科研团队对接合作。

“实际上,我们也一直致力于推动技术转移工作,并与内地城市积极探索相关合作模式。”香港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

比如,去年,香港理工大学落户杭州,成立了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开展产学研全方位合作。具体而言,研究院将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以合作研究、学术交流、联合培养、技术转移等形式,整合境内外优势创新资源,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高端的战略科技创新平台,打造校地合作新典范,推动浙港两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该校也希望与更多内地省市拓展合作,与内地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让该校的更多科研成果走向产业化,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作出积极贡献。

未来合作

渝企可借“港”出海,链接全球

去年5月,渝港合作会议机制正式建立,渝港合作会议第一次会议在重庆举行,双方明确将在科技创新、经贸投资、金融、“一带一路”建设等11个领域47条合作内容框架下开展务实合作,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近一年来,两地交流交往驶入“快车道”,开启了渝港合作“双向奔赴”的新阶段。

在半个月之前,由渝港两地相关单位共同举办的“香港通道 连接全球”渝港科创合作论坛在重庆召开,此次重庆企业组团赴港,首次亮相香港国际创科展,就是“双向奔赴”的印证。

那么,未来,渝港两地还有哪些合作新空间?

香港创科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表示,香港致力于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是国家赋予香港的发展使命。这也是因为,香港以往在基础科研领域有一定积累,这是香港的优势所在。不过,香港也有短板,虽然在上游的基础科研有比较雄厚的实力,但缺少中游的成果转化,更没有下游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这也是为何现如今,香港尤其注重打造创科生态圈,推动上中下游协同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香港也可以很好地赋能内地企业。一方面,借助香港这一国际化的平台,内地企业可以借“港”出海、链接全球。另一方面,香港吸引了很多全球顶尖人才和科技资源,也需要帮助他们寻找一些好的“落脚点”,帮助他们进行技术转移和开拓市场,有的就可以落地到重庆乃至成渝地区。

实际上,渝港科技合作已经有所探索。

比如,在重庆两江新区的明月湖畔,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团队与两江新区共同发起成立了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探索硬科技创新创业与新工科教育的深度融合,围绕重庆“智能化+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开展创新人才培育和创业项目孵化。

当前,重庆正在加快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着力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基础科研实力雄厚、创新资源汇聚能力强的香港,无疑可为重庆助“一臂之力”。

“香港是粤港澳大湾区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城市,重庆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两地在很多创科领域都有合作可能。”香港贸发局中国内地总代表钟永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渝港合作迎来新阶段之时,在过去产品贸易、投融资贸易等基础上,科技贸易将成为两地合作的新亮点,将创造更多合作新空间。

在他看来,重庆的产业很有特色,在产能、人才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可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让这些企业更具有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重庆其实也有很多创科成果,可以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平台,服务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未来,两地可以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布局,进一步优势互补、优势叠加,通过创新驱动服务国家发展。”

展会先锋:
商会协会: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名录,助力你业绩高飞。
名家讲堂:具有最全老师阵容,帮您事业家庭腾飞。
全国展会,全国商会,全国协会,全国企业名录,全国就业会刊持续更新中,每天每周每月都会更新,感谢持续关注,
展会先锋;24小时客服VQ:371240006(展会名录全拼) 土豆号; yiye1314qq
持续更新中。可以充值会员下载您需要的任何资源,有问题客服24小时在线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展会先锋-展会名录-免费下载-展会信息-免费发布 展会资讯 在香港国际创科展上完成“首秀” 重庆收获了什么? http://www.zhanhui.shop/11659.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